var _c = new Date().getTime(); document.write('');
我很是慚愧,自己不是一個理性的觀眾。我投入在劇情與表演中,看完了還要細細追索那些眉梢眼角的顧盼風流,那些虹斷橋拆的難圓之夢;回到家,還有閒愁幾斛,因而惆悵竟夜。就讓我耽溺一回,來說說這不知為何物的「情」字。在多爾袞墜馬喪生之後,大玉兒有一句唱辭:「可有憾與怨?對人世與江山。」這個問號當然是個修辭的問題,不是真的問題。大玉兒心裡明白,怎會需要答案?大清的江山一在松錦奠基,一在中原定鼎,已然開展新局。多爾袞自當居首功,甚至可以說天下是他打下來的。但為什麼他在隱忍十七年後、皇太極暴卒的爭位大事中轉而支持六歲的福臨?不也因為他是大玉兒的兒子嗎?又為什麼入關後他不自立為帝,與盛京朝廷劃關分治,反而接大玉兒母子入北京,住進紫禁城呢?不也因為順治是大玉兒的兒子嗎?是不是因情愛而捨棄了江山,枉費了自己的帝王之志,繼而由憾而生怨呢?就人世而言,聚焦在二人的情愛,主戲放在入關後的下半場。多爾袞以攝政王的身分也住進紫禁城,而非宮外的王爺府。又讓福臨搬出慈寧宮自己住,如此增加探視大玉兒的機會。但每當多爾袞心神恍惚、欲訴衷情時,總會被大玉兒巧妙打斷。比方說,叫他快回去陪陪小玉兒。小玉兒是大玉兒的表妹
,多爾袞的妻子。戲中多爾袞幾次無奈,只有對大玉兒說:「全依你,全依你」,也多次半諷半刺地說:「你兒子」、「你妹妹」。總之說來說去都是說別人,不說自己。多爾袞的心裡是多麼彆扭啊!愛情真的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狀態,喜歡誰就是誰了。多爾袞這樣的沙場好漢,殺敵無數之後想的也許只是: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或許是滿堂美人,竟無一位與之目成。愛戀的對象在倫常之外,又如何冒天下之大不韙?不論想得多麼周全,森嚴宮禁,咫尺天涯,怕依然還是由憾而生怨。多爾袞不顧一切,想把靈堂變喜堂,那是他的激情迸裂,不能自持。知其不可為時,情感又向何處去?他策馬揚鞭,奔向回憶中二人初識的青青草原,自然也成了他的隕命之所。只有三十九歲。那大玉兒呢?大玉兒對多爾袞是否真的有情?我是寧信其有的。劇本的編排也讓我可以這樣解釋。她在與多爾袞的對話中提到皇太極從沒有把自己放在心裡,而在回憶中告訴觀眾皇太極要她以美色勸降洪承疇的屈辱。當聽到順治下詔要對多爾袞掘墓鞭屍削其頭骨,她也激動到要向草原奔馳而去。但她終於勒馬收韁,宣布玉兒的一切都過去了。她的愛情隨人逝去而結束,始於草原的都埋葬在草原了。三十七歲以後的她,「德備後宮,母儀天下」,也許遺詔「不祔葬昭陵」,即不與皇太極合葬,透露出她最後一縷搖漾的情絲。只不知道順治後來與董鄂妃愛得死去活來時,有沒有在瞬間想到過母親的愛戀之苦?(中國時報)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 }
ONEAD_slot('div-mobile-inread', 'mobile-inread');
if (typeof (ONEAD) !== "undefined") {
ONEAD.cmd = ONEAD.cmd || [];
ONEAD.cmd.push(function () {
});
}
在曲線流光的台中歌劇院,我看的第一場表演是國光劇團新編的清宮大戲《孝莊與多爾袞》。從劇目看,這兩人的故事不論正史野史,我大致都熟,很想知道這一齣會怎麼編?切入點在哪裡?戲的詮釋是在政爭?還是在情愛?如王安祈自己所闡明的,她與林建華兩位編劇都不喜歡用戲曲來塑造一位只是利用感情來玩弄政治於股掌之上的女子,而是在歷史的記載與傳說的模糊縫隙間,在敘事與抒情的交織錯位上,以她一貫的溫柔細膩,寫機心處處的政治環境裡兩位主角的情思。
AFB02596FE3E11B9
留言列表